中国会不会发生牡丹花革命?
--顾晓军主义:改变中国·之九百一十六
去年底至今年初,突尼斯发生了要求总统本·阿里下台的茉莉花革命。
2011年1月28日,埃及出现“星期五之怒”,席卷全国28省中的11省,要求穆巴拉克下台。
那么,中国会不会发现牡丹花革命呢?
中国究竟会不会发生革命?
说不会,这是正腐最愿听到的;然,太武断、自信。殊不知,中国的大地,如今已是布满干柴。
说会?那么,又由谁来主导这场革命呢?
最近,我就中国会不会发现“红色血腥”,发表了《中国需要新左派――民主派的左派》。
文中有个论点,是:中国的权贵们,都是身价多少亿;重回毛时代,必然被充公或被拉出去砍头。因而“唱红歌”等,只是骗人的把戏;他们,是利用毛左,对抗政治民主改革,以期在现有的双重标准下,尽可能多捞一些。所以,中国的权贵们,不会坐视中国重回毛时代,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啥“红色血腥”。
然而,以上只是静态的理论分析。
在《中国需要新左派――民主派的左派》一文的跟贴中,有人说:“对头!支持体制内出新左派,无痛(少痛)分娩”。
我不把跟贴者视作“网络引导员”,但,我要说:这样的观念,是错误的――在体制内出新左派,已经几乎没有可能了。君不见――政改大讨论,讨论不下去吗?不让讨论吗?
其实,即使让讨论,也不过是种务虚,既不涉及任何的政改的时间表,也没有一定会实行政改的承诺与保证。这,其实是一种没有实质性的讨论。
然,谨小慎微的正在腐败的人们,处于“维稳”心态,就连这样的空谈都不允许。相反,他们却双管齐下:一、收买“明星”站台。二、怂恿毛左对抗。
其实,“明星”效应,早已大不如前了。在上海大火中,周立波,只说了句“若将网络民意当真,实是一种‘自宫’行为”;立马,“周自宫”不胫而走,当即损失20多万粉丝。钱云会事件中,韩寒也只是在《需要真相,还是需要符合需要的真相》中,暗示了民众的“情绪化”;无数多年的韩粉,立马倒戈。最近的“国宴门”的郎朗,则被骂得灰头土脸。
而怂恿毛左们,则必将搬起石头咂自己的脚。
毛左们的政治要求是什么呢?重回毛时代。然而,他们的政治要求,并不是他们的思想本质。
他们的本质是什么呢?对改革开放的失落感。也就是说,他们的体会是:30多年的改革开放,你们得到了,而我们却失去了。或者说,你们得到了很多,而我们得到的太少。这,才是他们的真正的思想本质与政治动力。
他们的要求并不高,他们要公平。然而,正在腐败的人们会给他们公平吗?别忘了――中国的改革开放,正是建立在双重标准的轨道上的。没有双轨制,就没有改革开放,也不会有今天的“成就”。
毛左们要求公平的情绪,在本质上,也是今日之中国的普遍情绪。
再加上如今正在腐败的人们死不认账的通货膨胀。通货膨胀对谁有好处呢?对卖家,也就是权贵资本们。对中产阶级,是一个被渐渐消灭的过程。而对大部分处于社会底层的毛左们而言,则是雪上加霜。
这,就是毛左们,被怂恿、最终起来革命的理由与必然。况且,他们的脑子里早就装备好了革命与暴力的全套理论。相比,民主派们,则如上――幻想着“体制内出新左派”。
至此,我大致完成了中国会发生牡丹花革命的论证。当然,“牡丹花革命”,是我随意说的。咱们的国花,不就是牡丹花吗?
如果发生牡丹花革命,那么,革命的走向会如何呢?革命的成果会怎样呢?我以为:如果发生牡丹花革命,毛左们是先锋、是早期的主力军。
随着事态发展,被裹携的民众会发现:革命,是一种“吃光、用光,身体健康”的做法。绝大多数的人又会反思:改革开放,我们还是多少受到些益的;我们不需要重回毛时代,受政治与思想上的禁锢。我们要得是经济上的公平,不能为经济的公平而丧失政治上的公平。
这时候,就需要中国的新左派――民主派的左派们站出来了。也只有民主派的左派们,能关顾民众之经济公平与政治公平兼得的要求。
那么,这可能发生的牡丹花革命,会不会又落到另一种权贵们的手中呢?会,有可能。但,这只能说明一次革命的不成功,而不能说明革命的没有意义。
在中国这块土地上,任何意义上的革命,都是革命;为任何一次为革命而牺牲的人,都是烈士、中国最无畏的勇士。
中国,最终必将走向民主。
民主,是千百年来全人类的向往,是普世之价值观,而不是西方的、外来的。民主思想,含蓄而深深蕴藏在中国国粹――麻将等之中。
比如,麻将的设计理念,就是公平、公正,轮流坐庄。相反,虚无缥缈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与列宁的暴力和恐怖,才是西方的、外来的,别人丢弃的思想糟粕与垃圾。
中国,究竟会不会发生牡丹花革命呢?本文,是探讨中国社会可能的走向,而不是鼓励暴力与革命,更不赞成无畏的流血、牺牲。
大家知道,民主就是协商与妥协。但必须是平等的协商,才能实现妥协。
本文,实际上也是提醒中国权贵们:经济上继续向右――分配不公,革命随时都会发生;而政治上向左转,必将搬起石头咂自己的脚。如果再采用压制的办法,则是加速促成潜在的革命。
(欢迎发表、转载、引用本文与观点)
顾晓军 2011-1-31 于南京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